7月3日上午,“小青燕”少兒記者團的小記者們視頻連線煙臺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3所專家吳宦龍老師,針對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問題,進行了采訪。  吳宦龍,高級工程師,科普講師,中國科協認證講師,現在中國航天五一三所工作,先后參與過空間站、載人航天、北斗工程,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的研制。  小記者們準備充分,口齒清晰,化身真正的一線記者,提出的專業性問題,讓吳老師也連連稱贊。  采訪集錦  小記者姜雯心提問:聽老師說,本次神舟十二載人飛船成功發射,咱們煙臺航天513所作出了大量貢獻,請問有哪些具體的貢獻? 吳老師解答:513所承擔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,航天員人機交互操作的大腦,即儀表控制器的重要任務,同時很多控制產品,款波束中繼S中端,斷接器、環控檢測裝置、調理電路,接口裝置等,都是513所研制的,是地地道道的山東制造。 
小記者邵雨晴提問:此次神舟十二號飛船的研制任務中,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,是如何克服的? 吳老師解答:神舟十二飛船的研制任務,周期緊、任務重、影響大,所以在研發、設計、生產、試驗、測試上,所里均集中優勢力量,例如研發、設計方面,均是由很多年經驗和技術儲備的老員工,生產、試驗方面保證計劃優先,采用工裝和工具提高效率,管理組織上采用隊伍分離,錯序開展、協作并行的方式,保證生產任務高質量、順暢、有序完成。 
小記者于千雯提問:做航天研究工作是不是特別辛苦? 吳老師解答:從事航天研究工作確實很辛苦,比如接到神舟十二研制任務后,全體參與工作人員加班加點,晚上工作到九十點鐘是常事。但是我們站在革命前輩用鮮血染紅的旗幟下,生活在革命前輩用生命換來的和平中,想想兩彈一星的艱苦的研制歷程,想想我們做的事,是國家的大事,民族的大事,想想航天精神的來歷,這點辛苦就不算什么了,而且大家工作熱情都非常高漲,積極投入到工作中,從沒有人抱怨工作苦工作累。 小記者葛佳彤提問:據悉航天513所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主要研制單位之一,那么513所共參與過哪些航天設備的研制任務? 吳老師解答:513所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主要研制單位之一,先后參與了我國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二號、天舟一號、天宮一號、天宮二號和新一代載人飛船、空間站天和核心艙、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等全部載人航天工程型號的研制任務,截止目前已交付458臺套單機產品實現在軌應用,均圓滿完成任務。 除了專業性問題,小記者們對如何能夠能為航天研究員,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問題。“叔叔,您是哪所大學畢業的,學的什么專業才能制造出這么多的高科技設備?”“叔叔,我也想像您一樣制造飛船,為航天事業做貢獻?我最需要學好哪一科?數學嗎?”“叔叔,女生可不可以造飛船?” 吳老師耐心地回答了小記者們的問題,并鼓勵小記者們每門功課都要好好學習,爭取長大后也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,成為優秀的航天工作者。 寶貴的采訪時間很快就過去了,小記者們從對吳老師的采訪中,感受到了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奉獻、特別能攻關、特別能戰斗的航天精神。 小記者萬欣悅表示:“雖然吳叔叔講的內容我還聽不太懂,但看到煙臺工作人員也可以參與到神舟十二的工作中,我非常佩服。我要向他們學習,不怕苦不怕累! 小記者林思亨表示:“我要像吳叔叔一樣,長大成為航天工作者! 通過這次采訪活動,小記者們對好好學習、報效祖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。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,小記者們朝氣蓬勃、意氣風發,在實現偉大“中國夢”的征程上,每個小記者都將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。
|